|
|
|
与百姓生活相关民事类公证持续上升 |
发布日期:2013-8-2 点击次数:2682 |
法制日报北京8月27日讯 目前,全国已有公证机构3000多家,拥有执业公证员近1.1万名,公证从业人员近2万人。全国公证行业年办证量1000万件左右,公证介入经济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公证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 记者今天从司法部了解到,随着人们私有财产的不断增多,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公证等一系列涉及私有财产的公证渐渐为人们所熟悉。除介入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社会事业大舞台,公证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许多方面抛头露面,如歌手大赛、知识竞赛等邀请公证员进行现场监督。 “公证法颁布4年来,在全国公证机构办证数量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的同时,公证事项的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有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公证业务总体上以传统民事类和经济类公证为主,但也有些新的公证业务出现。 据介绍,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因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经济类的公证业务有所下滑,民事类的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业务明显上升,公证服务民生的作用更加突出。一是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证据保全公证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网络纠纷中由于取证比较困难,公证取证很受青睐,不少法院还商讨与公证处合作事宜,加强知识产权案件中的证据保全公证;二是公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成效突出,公证的介入为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流转,保证农民的合法收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公证介入建设领域,在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
|
|
|